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

聽說2013年4月20日,學習用水中…


我的主管看到不錯文章,都大方的分享,網路就是這群熱情的人所建構出取之不竭的資源寶地,但下面這篇文章,老實說,寫來令我無感,一個重要議題可以寫成老生常談的內容──我能對這個國家未來有多少期盼呢?
這樣的直指,很對不起這位教授,當然也得承認一點,就是沒有落實與實踐,所以才會老生常談。可是,我想提問的是,我與你(妳)在這場水資源的議題上做了哪些事?
這次在102年主管會報,有項組織變革專題演講,長榮大學徐強教授說得好,現在許多的改革議題,說穿了就只是假改革、假誠懇、假溝通…,水資源議題不也是如此。令我回想過往改革,在改革前及改革當下,所有數據一片美好,等到真正執行政策,卻不怎麼好,我們都會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環境與社會變動太大…諸如此類的理由。
所以我對改革呈現冷感。
回頭論這項重要議題,這應屬國土規劃重要內容,倒不應為國安事項,它的確很重要,也很急迫了,可真要屬國安嗎?
其實要論高瞻遠矚些,國土規劃已迫不及待了,而台灣的國土規劃好像只聞樓梯響,未見樓上人;如果要論枝微末節,教育人民用水不如請水公司的管線少漏些水,這些漏水啊!就如核四安不安全,那些數據永遠是謎。
所以,對於這些內容的文章,看看而已,且只是配合看看而已,只為不辜負傳播文章的那些有志者。


您好,這是 Alva 轉寄給您的文章,如果您要看更多的內容請到中時電子報來,
祝您閱讀愉快!


影像被寄件者移除。 中時電子報

文章題目:
文章連結:
文章菁華:

     今年春雨不足,以致一些地區開始出現缺水現象。水資源非常重要,人不能一天沒有水,但當雨水充足之時,很少人會去思考缺水的痛苦。或者,通常要等到缺水、限水、停水之時,民眾才會有感,才會感覺到水資源的重要。特別是,台灣雨量豐沛,卻是世界缺水排名在前的國家;理由在於台灣河水短小湍急,根本無法儲水。加以水庫興建可能造成生態破壞,先進國家多已放棄水庫興建的策略。因此,如何讓民眾對水資源有感,就變成非常重要的公共議題。
     那麼怎麼做,可以讓民眾對水資源有感,進一步對水資源運用更有效率,或知道要隨時省水節水?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五點進行思考。
     第一,發展智慧「水表」:由於科學日新月益,目前已有「智慧電表」的發明,雖未廣泛應用,但智慧電表可以讓民眾對於家庭用電資訊瞭若指掌。因為可以立即知道目前家庭用電量,以利關閉或節省不必要的電源。同樣的道理,如果我們可以隨時知道家庭用水量的訊息,對於民眾可以有隨時提醒的效果;甚至如果哪裏漏水,也可以從智慧水表獲得訊息。
     第二,修改建築法規:目前綠建築的發展趨勢是,新蓋的建築物,應有儲(省)水、減熱、通風等多重環保功能。例如台灣多雨但難以儲水,若各建築物能透過有限的空間,進行雨水儲存,甚至進一步淨化,對於水資源運作,絕對很有幫助。重點在於,如何建構政策誘因,讓建商、建築師、民眾等,願意接受建築儲水規定,對水資源運作絕對有正面助益。
     第三,建構浮動水價:通常雨水充足時,政府與民眾都不會苦惱水資源不足;一旦缺乏,政府與民眾就都開始緊張如何進行水資源分配。但台灣水價長期偏低,民眾對節水其實相當「無感」。而自來水公司原本也希望調高水價,卻遭「民意」反對。但水價無法調高,其實「用水大戶」受惠最多,升斗小民其實反而受害,因為用水大戶反而補貼更多。因此,建構浮動水價讓民眾有感,特別在缺水時,可以讓「民眾有感」。
     第四,公布用水大戶:如前述,用水大戶消耗的「水資源」最多,應該受到更多的規範。但因社會大眾的資訊不足,不知道哪些用水大戶用水情形如何,所以也就難以形成壓力或規範。問題又在於,這些用水大戶通常背後是龐大的利益團體,很容易可以對政府(政治)形成壓力。因此,以目前台灣的制度環境,水資源不足有時對用水大戶造成的影響有限。
     第五,推動水資源教育:很多水資源的問題,由於民眾不是非常注意,原因之一是水資源教育嚴重不足。而教育又是最源頭的問題,因為民眾不知道水資源的問題與嚴重性,就無法配合節水或珍惜水資源。至於教育的內涵應包括家庭、社會與學校教育等,特別是,我國的環境教育已經入法,如何讓水資源的議題融入環境教育,是未來政府(含教育單位)與民間重要的任務。
     水資源是大家(政府與社會)必須共同關注的公共議題,一旦嚴重缺水,可能漸漸演變成個人、家庭、商業、工業、農業、社會、政治等問題。甚至,若長期缺乏,可能成為「國安議題」。因此,如果我們(政府)不「未雨綢繆」,推動「有感」的水資源政策,就可能隨時要面對或解決「缺水危機」。
     (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)